智行青年走进坐落于福建省泰宁县世界自然遗产地的这处民间收藏大观园——这里既是福建省首家以保护和传承中国古建筑、古木雕与传统家风家训、福文化为主题的场所,也是国家 4A 级景区、福建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级重点文化产业项目。
明清园
这座坐落于世界自然遗产地的民间收藏大观园,藏着太多等待被激活的文化密码——上百栋明清古建筑诉说着岁月沧桑,数万组木雕珍品凝结着匠心巧思,家风家训的匾额楹联里藏着中国人的精神根脉。作为国家 4A 级景区、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它不仅是历史的容器,更是乡村振兴的文化支点。
在讲解员李晓的引导下,实践队队员们怀着对历史文化的好奇与敬意,有序步入明清园开启三下乡实践活动。
讲解员李晓一边带领大家穿梭在古色古香的亭台楼阁间,一边结合园内的雕梁画栋、明清家具与珍贵文物娓娓道来——从建筑群落的布局讲究,到木刻石雕里藏着的民俗故事,从百年前工匠们的营造智慧,到宅院主人的家族变迁,生动的讲解让青年们仿佛穿越时空,真切感受到明清时期的生活气息与文化底蕴,也让这场实践活动成为一堂沉浸式的历史文化课。
当讲解员李晓带着大家走进 "百福馆",那方依据清代 "好德福" 复刻的拓板立刻吸引了智行青年们的目光——墨色的木质纹理间,"福" 字的笔画舒展如历史的脉络,仿佛在静静等待着与年轻力量的碰撞。
党总支副书记王征榕老师率先驻足在那方依据清代 "好德福"复刻的拓板前。实践队队员们纷纷围拢,跃跃欲试,雕花木窗漏下阳光,拓印声与笑语交织,让百年 "福"字成了可触摸的文化接力棒,在实践中完成时空对话。这不仅是拓印一个字,更是把百年的福文化传承握在手里。
“榫卯之间悟智慧,下乡路上品匠心”,青春与古建的相遇,从来不是偶然。这是智行青年用脚步丈量泰宁乡土的实践,是传统文化在青年心中的觉醒,更是乡村振兴路上,代际接力的温暖篇章。下一站,我们继续向前——带着泰宁明清园的历史馈赠,奔向更有温度的未来。